足浴店诱导消费陷阱:六旬母亲32万积蓄的沉重代价
在当今社会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,各类养生、保健服务应运而生,其中足浴店作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养生方式,深受中老年人喜爱,近期发生在江苏无锡的一起事件,却让人对足浴店的消费环境产生了深深的忧虑,一名男子袁先生公开揭露,其年过六旬的母亲在一家足浴店内被诱导消费,短短两年内竟花费了32万元人民币,并签下了12.8万元的欠条,这一事件不仅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,也引发了对于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的广泛讨论。
事件始末:从免费足浴到巨额消费
据袁先生介绍,其母亲严女士于2022年11月首次踏入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某超市卖场内的足浴店,初衷仅是享受一次免费的足浴服务,这次看似普通的体验却成了她消费噩梦的开始,在店员的热情推销下,严女士办理了一张价值2400元、包含50次服务的会员卡,这仅仅是开始,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,店员不断向严女士推荐各种理疗、治疗项目,声称能够治疗老年病,改善身体状况,在店员的巧舌如簧下,严女士逐渐陷入了消费陷阱,陆续购买了多个高价产品和服务,总花费高达32万元。
这些消费中,除了少数几次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外,大部分都是以现金支付,且商家并未提供任何收费凭证或合同,严女士的盲目信任与慷慨解囊,最终导致了家庭经济的严重受损,直到2024年6月,当商家再次要求她支付12.8万元以继续接受治疗时,严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积蓄已所剩无几,不得不向儿子袁先生求助,袁先生才惊觉母亲已经深陷消费陷阱,两年间竟花费了如此巨额的资金。
消费陷阱的揭露:诱导与欺诈并存
袁先生带着母亲向公安、市监局等多部门反映情况,经过初步调查,事件逐渐浮出水面,据市监局调查笔录显示,足浴店在推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诱导和欺诈行为,店员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心理,夸大服务效果,隐瞒产品价格,诱导严女士进行高额消费,商家在收取现金时未提供任何收费凭证或合同,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和维权难度。
在袁先生的坚持下,经过多部门调解,商家最终同意免除12.8万元的欠条,并退回未消费的5万元,对于已经消费的部分,商家却拒绝退款,袁先生对此表示强烈不满,质疑商家存在欺诈行为,并继续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母亲的合法权益。
社会反响与反思:加强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
此事件一经曝光,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,公众对足浴店等养生服务机构的消费陷阱表示愤慨,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,严厉打击欺诈行为;也引发了对于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。
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,其消费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,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,容易在商家的诱导下做出不理智的消费决策,加强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,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,如加强市场监管、完善法律法规、提高违法成本等;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如加强消费教育、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、鼓励社会各界关注老年人消费权益等。
法律视角:足浴店行为或涉嫌欺诈
从法律角度来看,足浴店在推销过程中夸大服务效果、隐瞒产品价格等行为,可能涉嫌欺诈,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,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,若足浴店通过虚假宣传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方式误导消费者,使其做出错误的消费决定,则可能构成欺诈行为。
在此案中,若足浴店确实存在夸大服务效果、隐瞒产品价格等情况,并诱导严女士进行高额消费,则其行为不仅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,也触犯了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条款,袁先生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赔偿,要求足浴店退还费用并赔偿损失。
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宝贵财富,他们的晚年生活理应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保障,在现实生活中,老年人消费权益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,让人痛心疾首,我们必须从制度、法律、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,加强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,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、放心的消费环境。
我们也呼吁广大老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提高消费警惕性,不轻易相信商家的夸大宣传,避免陷入消费陷阱,只有